你的外卖,正在悄悄涨价!

你的外卖,正在悄悄涨价!

图片来自视觉中国

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,希望你已经意识到外卖涨价了。

新的一年,怀揣着裁员的恐惧,背负着没有年中奖的委屈,工资也还没来得及涨,可外卖却快要吃不起了。

这是高楼大厦、玻璃落地窗、格子间里的所谓"白领们"的最真实的痛。

午餐时刻,周亮(化名)像往常一样打开了他常关注的那家面食店点餐页面,不假思索地按照以往的订单,再来一单。

熟悉的套餐,陌生的价格。这家他常光顾的店铺悄悄取消了满减红包优惠和配送补贴,同样的套餐,总价从原来的16.5元涨至22.5元,这意味着他每天的午餐成本被迫提高6元。

周亮当即决定换其他商店,一连点开几家熟悉的餐厅,总价普遍涨了好几元。

这只是外卖潜规则之一。

潜规则1:提价满减到取缔满减

你的外卖,正在悄悄涨价!

2019年1月8日订单截图

告别补贴大战后的外卖平台和商家,不约而同地减少了平台补贴和商家优惠力度。即使有商家高幅度降价,也多采取 "先提价后满减" 的策略,这是外卖平台和商家过渡策略。

你的外卖,正在悄悄涨价!

2019年1月14日订单截图

提价再减价。原本价格不菲的外卖,凭诱人的外卖补贴,通过令人蒙圈的优惠假象,维持着食客们的点餐欲望,换来了一段平稳增长期。

高位定价,以满减红包、满减配送费为噱头,制造"优惠"假象,是外卖商家常用的手段,以此保证成交价的体面。

你的外卖,正在悄悄涨价!

周亮在该店消费的历史订单截图,均价不超20元。

随着外卖平台走向巨头化,消费群体逐渐向固定平台聚拢,外卖平台逐渐取缔餐食、配送等费用补贴。

外卖的确改变了一代人的消费习惯,尤其是国人用餐习惯,培养了一批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。

而一旦消费习惯养成后,进入了平台和商家"褥羊毛"的时期,补贴不再、悄然涨价、品质下滑、份量打折、不惧差评,当平台巨头出现之时,垄断的负面性随之而来,而消费者面临没有选择,不得不消费的尴尬局面。

美团外卖在去年11月出了新政策,与店铺合作的佣金从18%上调至22%,这意味着100元的外卖订单,美团会抽走22元。

从初期的免佣金吸引商家入驻,到后来的15%佣金、涨至18%,如今猛涨至22%,美团的抽成令人唏嘘不已。

羊毛出在羊身上,消费者沦为高额佣金最后的埋单者。2018年过后,高额的佣金最终体现在出售的商品上,或是悄悄提价、或是份量缩减、或是取缔满减优惠,一系列缩减成本、保证利润空间的操作正在悄然进行。

外卖没有毁了一代人,但从更多某些人口袋里捞走了更多的钱。

潜规则2:外卖竞价机制

更令人细思密恐的是,系统推送给你的外卖商家和餐食,并不是完全靠店铺销量、好评率、餐食性价比等因素,而是牵涉到一套"竞价机制"。

竞价机制是什么?它的存在会给外卖呢平台带来什么影响?

简言之,外卖竞价机制,是商家可以通过钱换取靠前的系统排名或推荐。

它的情节危害轻则是利益关联下,消费者无法匹配到性价比高的美食,老实做餐饮商家也得不到应有的系统推荐;重则可参考"百度魏则西事件",一个被亲信百度排名,误入莆田系医院,延误治疗期而离世的高知青年。恶性循环之下,劣币驱逐良币,外卖市场将陷入混沌。

外卖平台的竞价机制,是平台攫取收益的重要途径,也已成为外卖业公开的密码,同一区域内,可以联系后台,通过花钱的方式提高商家排名。

你的外卖,正在悄悄涨价!

混水摸鱼的外卖排位

"综合排名"推荐往往是外卖竞价排名的深水区。小编亲身试验,在某外卖平台选择配送地址后,平台会自动推荐优质商家,排名前5的榜单内,愕然出现月销售量99份,配送距离远为4.3km,配送时间长达55分钟、没有星级评论的一商家,甚至人均消费价也是前5榜单中最高的一商家。

在你的外卖推荐排名榜单里,总有商铺混水摸鱼。

潜规则3: 正在失效的差评约束力

"卖的贵死,拿到手肉都没有多少,全是洋葱和其他蔬菜配菜。"这是张小溪(化名)一次不愉快点外卖经历。

但她随手还是给了商家一个好评,在以和为贵的传统观念教诲下,大部分国内消费者隐忍消费。

另一方面,则是因为即使给了差评也不管用的无奈。

几年前,各家电商平台对差评的高度维护,甚至还带动了专业差评师这一职业的兴起。消费者在过度滥用了几年差评特权后,差评的权利受到了剥削。

消费者有胆给差评,商家就有胆通过各种形式骚扰用户,还会找托在消费者差评下划水,从此将此用户拉入黑名单等。

无论是对于商家或是外卖配送员,消费者差评的制约力量实际已经弱化。

从黑暗小作坊、外卖份量少于堂食、价格高于堂食、虚假优惠套路,外卖业的负面消息从来没有消停过。

潜规则无处在,连外卖也不放过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