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块屏不挣钱?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,但华为想的不仅仅只是造电视

中国传统电视品牌的先锋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视销售奇迹,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到高清4K电视,厂商们更多注重的是硬件的提升,是对显示屏的终极较量,然而这种"重硬件轻软件"的模式令其流失原有的市场份额。

在硬件提升相对饱和的年代,软件的植入与升级成为年轻家庭的选择,不变的是电视具有家庭凝聚力的象征意义,在笔记本电脑、平板电脑、手机流行,电视开机率下滑的年代,电视仍拥有市场留存的余地。

"互联网+"与电视具有天然融合的优势,用互联网的思维制造电视,互联网厂商命之为"智能电视",并嵌入智能家居产业链系统,电视或许不能创造多少盈利,但电视是智能家居系统中不可磨灭的分支,这是互联网电视厂商追逐的根本。

中国电视的发展史,过去是硬件技术发展的历史,现在是互联网电视探索的阶段,而未来应该是智能电视的转身时期。

这块屏不挣钱?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,但华为想的不仅仅只是造电视

近日,华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自研鸿蒙OS的终端产品"荣耀智慧屏"在东莞发布,成为了不少电视用户的新期待。

而不久前的一篇文章《小米电视夺得第一,到底是谁的悲哀?》同样引起纷争,支持者担忧中国电视的软硬件技术的停滞,反对者认为小米堪称"性价比之王"。千元低价,这是小米手机、电视、空调的惯用定价技术,加之一如既往的"饥饿营销"策略,雷打不动的发布会噱头,强调服务于年轻人的品牌定性,小米曾在多领域取得过国产销冠。

这块屏不挣钱?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,但华为想的不仅仅只是造电视

关于小米电视的质量与否,我们不予以置评;智能与否,我们仅持观望态度。但从中国电视发展历程来看,以小米为首的(正在朝着)智能电视方向发展的互联网电视品牌商正在做一些智能化改进,以提升年轻用户的日常体验。

1958年,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——"北京牌"黑白电视机,并于3月17日实地接收信号试验成功,这一历史事件被专家学者们载入历史、传媒等专业教科书。

从黑白到彩色,高清,超高清,我们衡量电视发展的传统标准仍停留在对显示屏升级,图像解析度增加,屏幕尺寸扩大等方面,直到今天4K电视的普及仍是工信部官方对未来电视的发展规划。

80多年来,国内电视厂商始终在追逐硬件升级与低价优势,如果说低价曾让长虹、创维彩电住进万家,但在富起来的国人眼里,电视产品需要极速升级以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,价格的退让并不能给予人们物美价廉的品牌印象,而是"便宜未必有好货"的思维定势。

与此同时,长期的价格战挤压了传统电视厂商的利润空间,导致其本身无法在升级换代的浪潮里,重新创造符合新用户思维的电视。循环往之,传统电视厂商节节败退,最后道一声"只怪这是互联网的时代"。

即使能从彩电时代存活至今的电视厂商,它们也无法维护巩固曾经的巅峰地位,甚至滑落至贴牌厂商的境地,在电视薄利的现状下,贴牌只剩下从流水线工人手中克扣和挤压,更别提参与到智能电视的创造与争夺中去。

中国电视如何才能真正稳步向智能化迈进?

这是留给传统电视厂商、互联网电视品牌商、消费大众共同的命题。消费者的用户习惯究竟是被厂商、品牌商牵着鼻子走,还是以需求刺激电视品牌的"大跳跃"?传统电视厂商如何适应时代潮流甚至引领潮流,完成新一轮的华丽转身?互联网电视品牌商如何摆脱简单贴牌,靠营销制胜的局面,创造真正"智能化"的电视,而不是"智能智障式"的电视?

01 彩电帝国

这块屏不挣钱?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,但华为想的不仅仅只是造电视

长虹vs海信,55寸爆款对比图。

长虹,一个在上世纪80、90年代家喻户晓的电视厂商,被封为"中国彩电大王",曾在1997年占彩电市场高达35%,这意味着每售出一台彩电,具有一台是从四川绵阳的长虹生产基地售出的。至今为止,笔者的奶奶仍然惦记着这家老牌厂商,每次置换电视都指名"长虹牌"。

而正在组建新家庭的80、90后,对长虹品牌基本无所知,除国外品牌商三星、索尼外,熟悉的电视品牌竟是小米,再成熟一点的厂商便是TCL,而对于老牌海信、康佳、长虹、创维的认识相对陌生。更别提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00后,未来的电视消费主力军,他们几乎与老牌电视厂商存在"代沟"。

和长虹名噪一时的还有山东青岛的海信电视、广东深圳的创维电视和康佳电视、广东惠州的TCL电视,这些大厂基本形成了华南、华东、西南的彩电三足鼎立的局面。长虹和海信诞生于改革开放前,长虹的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"一五"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,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,是军工立业、彩电兴业的典型。而华南地区的彩电品牌是受改革开放春风的恩泽,彼时在华南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掀起了包括彩电、空调、冰箱等在内的家电商业潮,创维、康佳、TCL在大环境下应运而生。

这几家老牌厂商中,长虹的衰败尤为明显,从原来的彩电行业龙头品牌,一度滑落至行业第4、5名,朝不保夕。即没有小米电视的年轻品牌加持,也没有海信老牌厂商的勇立潮头。

这块屏不挣钱?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,但华为想的不仅仅只是造电视

撰稿当日(8月10日),长虹的市场估值120亿元,相比20多年的巅峰时期的580亿元,长虹市值严重缩水,仅剩当年的五分之一。

02 互联网电视的探路

如果乐视集团没有溃败成军,小米电视或等不到夺得头筹的这一刻。短短几年,乐视电视经历了从声名显赫到声名狼藉。贾跃亭几度黑化事件,乐视网频临停牌风波,导致乐视电视跌落谷底。今年以来,乐视电视逐渐"去贾跃亭化",原乐视品牌也更名为乐融,"乐视"退出历史舞台。

但乐视电视开创了互联网公司介入电视硬件的先例,以庞大的乐视网影音资源为基础,以电视硬件为受众接收口,实现了一块屏连接乐视用户。乐视电视以付费会员制的形式实现盈利,而在乐视电视硬件方面采用低价策略,通过硬、软件的结合,提高用户黏性。

乐视所采用的内容付费形式是当下诸多影音平台的主流盈利方式,但对于2013年的乐视电视而言,硬件电视与软件资源的付费结合是电视行业的首创。

和贾跃亭一样备受争议的是暴风集团的冯鑫,被网友奉为"第二个贾跃亭"。巧合的是,冯鑫也有以暴风TV入手打造影音集团的野心,也有以暴风TV为救命稻草的无奈。

这块屏不挣钱?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,但华为想的不仅仅只是造电视

暴风TV2018年发布会现场。

2018年7月19日,冯鑫通过微博表态:" "2018 All for TV。" 暴风TV延续了乐视电视的重资产模式,既打造影音内容又提供硬件设备的重模式。即便从各类报表来看,暴风TV逐渐成为暴风的核心业务,其业务收入比重也持续上升,但敌不过互联网内容的巨大投资。在内容方面,暴风TV不足以与优酷、爱奇艺、腾讯视频相竞争,难以挤入第一梯队。

才华不足以支撑野心,说的便是是乐视电视、暴风TV。如今,暴风失去冯老大,TV团队基本解散,员工却落得了四处奔波讨薪的境地。乐视电视、暴风影音的尝试与失败也提醒:互联网电视的重资产模式,不是二、三线互联网厂商可以入局的。

03 新入局者

不同于乐视、暴风电视的重资产模式,小米以贴牌代产的形式,夺得2019年第一季度的销冠。与此同时,华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终端产品"荣耀智慧屏"近日在东莞发布。

这块屏不挣钱?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,但华为想的不仅仅只是造电视

华为智能家居生态布局

华为首次入局电视,便是高调形式。在发布会上先是高一级的余承东上台安利,可见华为内部对这款产品对重视程度。荣耀智慧屏搭载华为自研的鸿鹄818智慧芯片,采用55英寸全面屏和极窄全金属边框,屏占比达到94%。荣耀智慧屏配置了与旗舰手机同级别的海思Hi1103WiFi芯片,配备升降式摄像头,多彩呼吸灯,同时还配备了6*10w的扬声器。支持动态屏保和无线连接功能。

这块屏不挣钱?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,但华为想的不仅仅只是造电视

另一方面,高调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也声称要入局电视,目前市场猜测可能会效仿小米,通过"小爱同学"等智能音箱为介质,声控电视、空调等家电,形成智慧家居系统。

这块屏不挣钱?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,但华为想的不仅仅只是造电视

事实上,电视市场的数据并不尽人意,近年来处于低靡状态。奥维云网的监测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国内彩电市场的零售量为4774万台,同比仅微增0.5%。奥维云网预计,2019年全年国内彩电市场零售量4696万台,将同比下降1.6%。电视市场的竞争将更为白热化,未来几年内,将出现传统电视厂商、互联网品牌商厮杀的局面。

此外,2018年国内彩电市场的零售均价下跌了9%至3121元,平均价的下降意味着厂商的利润或被再次压缩,诸多信源和数据显示,电视并不是一门挣钱的好生意。

那么,电视是否会成为消逝的媒介?电视唱衰者从技术迭代的视角提出,电视可能会被手机等替代,但唱衰者遗忘了技术背后,电视之于中国家庭的重要意义。

自上世纪90年代,接替"三转一响"传统新婚家庭配置,电视成为"新四大件"之一,成为新建家庭的重要家电,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。除资讯娱乐功能外,电视还承担了家庭凝聚力,家庭集体空间构建者的角色。即便在电视打开率骤降的今天,一家人一起看电视仍是家庭集体活动之一。电视更是成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,连接个体与家庭的核心部件。

想弥合电视市场下降的裂缝,让电视重新回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核心地位,需要互联网电视品牌商与传统电视厂商突破传统思维。

如今电视市场的短暂低靡,实为电视行业的突围期。

发表评论